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范文五篇
閉幕詞內容一般是概述會議所完成的任務,對會議的成果作出評價,對會議的經驗進行總結,對貫徹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和希望。那么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顷P于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
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一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第六次全國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學術會議歷時4天,在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遼寧省預防醫(yī)學會、大連市衛(wèi)生局、大連市預防醫(yī)學會的領導、支持與關懷下,在全體與會人員的協(xié)同支持下,按計劃圓滿地完成了全部會議議程,達到了會議預期的目的,今天即將勝利閉幕。我受第四屆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作總結發(fā)言。
本次會議共有425名代表參加,他們分別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qū)(海南、江西、西藏無代表參加)。既有全國專業(yè)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代表,又有來自國內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防治工作第一線的基層單位的代表。既有在我國開創(chuàng)本專業(yè)的老一輩專家、教授,又有年富力強的年輕一代學者與領導。大家共聚一堂,暢所欲言,共敘友情,交流經驗,是本世紀末很難得的一次大聚會。
在本次會議上,共收到論文746篇,分別以大會專題報告、分會場發(fā)言、專題討論與論文摘要匯編等形式進行了交流。其中大會發(fā)言17篇,分會場發(fā)言100篇,并對塵肺x線診斷、人類工效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勞動衛(wèi)生管理以及生物監(jiān)測與分子生物標志物等重點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會上發(fā)言者準備認真,聆聽者專心,討論活躍熱烈,體現(xiàn)了學術上的民主作風與虛心求實的精神。
會議中經反復醞釀,由評審組認真審議,選出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13篇。它從一個方面代表了近年來本專業(yè)中,中青年職業(yè)衛(wèi)生工作者的成長與成就,說明了本專業(yè)中人才濟濟,后繼有人;也展示了我們專業(yè)的希望與未來。
在本次學術會議的整個過程中,會場內外,我們感覺到有兩方面情況給人以突出的印象,即學術水平方面和會議氣氛方面。
首先從管理科學方面看,有大量論文總結了近年在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方面的管理經驗,并深入探討了在現(xiàn)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工作如何去適應這一新形勢。在目前形勢下,職業(yè)衛(wèi)生工作者如何去改變觀念,擴大視野,改革管理體制,開拓新的工作領域與業(yè)務范圍。如何去爭取新的服務對象。這已成為比較集中的研究課題。此外,在目前新形勢下,如果我們的專業(yè)工作依然按以往的工作模式,的確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從另一角度看,如果我們能把握好方向,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也會有許多新的機遇。在我們的學術與服務領域中,有許多新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在本次會議論文中也充分反映出這方面情況,例如:
我國大量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業(yè)衛(wèi)生服務與管理問題。
涉外企業(yè)的衛(wèi)生服務與管理問題。如廣東省報道:涉外企業(yè)自90年代后,有機溶劑中毒事件頻頻發(fā)生,單是二氯乙烷、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中毒死亡人數(shù)已達28人,并有批量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周圍神經病等。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使人震驚。
勞動衛(wèi)生中出現(xiàn)許多新問題。如持續(xù)緊張、強迫體位、視覺疲勞、空調環(huán)境、視屏作業(yè)等。
以上諸多新問題,不單影響勞動生產率,而且社會影響巨大。因此,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專業(yè)工作的契機,去加以研究解決。
其次,從本專業(yè)的其它各研究方向方面看,在本次會議上涌現(xiàn)出大量的頗有水平的論文、成果,在許多方面反映了90年代的科技水平。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代表近代醫(yī)學領域中的一些新理論、新技術已廣泛用于本學科研究。如癌基因、抑癌基因、遺傳毒理,生物標志物與分子生物標志物等方面的應用,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新層次,獲得與會者的普遍贊揚。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internet應用等,也在本次會議上作了交流。以上方面確使與會者感到新穎,感到科技時代的壓力,形勢逼人,作為科技工作者,應急起直追,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二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為會議支持機構,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海南省教育廳、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籌)聯(lián)合主辦,海南大學和三亞學院承辦的“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恰逢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落實《國家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關鍵之年。本次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主題確定為“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會議為期一天半,與會代表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討論與交流,年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中國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先生,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生建學先生在大會開幕式上作重要講話;廈門大學副校長葉世滿先生主持開幕式;海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李德杰先生,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先生,三亞學院黨委書記、校長陸丹先生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教育部國際司政策規(guī)劃處調研員閆炳辰先生、項目官員耿俊偉先生,人民日報社教育采編室主編、高級記者袁新文先生,中國高教學會學術部副主任高曉杰女士出席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特邀嘉賓共有360多人,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川、貴州、福建、廣東等23個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其中,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程遠先生、河南省教育廳廳長助理榮西海先生等省級教育廳(教委)領導及其國際處領導17人,“985”、“211”高校代表100多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負責人近100人,40余位大學校長也參加了會議。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外代表應邀參加了研討會。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張秀琴于11月21日專程從北京來到三亞代表駐地看望部分代表,對大會表示祝賀。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在代表駐地召開了“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發(fā)展座談會”,邀請本次會議部分代表就如何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教育規(guī)劃綱要》要求,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分類指導,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進行座談。座談會上,張秀琴司長就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中外合作辦學的科學發(fā)展提出了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生建學副司長主持座談會;教育部國際司政策規(guī)劃處陶洪建處長、閆炳辰調研員、耿俊偉項目官員,海南省教育廳廳長胡光輝、海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袁陵南,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輝等30多名代表出席了座談會;出席會議的代表還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執(zhí)行校長席酉民教授、寧波諾丁漢大學俞立森教授、昆山杜克大學(籌)執(zhí)行總監(jiān)史明正教授,以及部分教育研究機構負責人等。
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就要閉幕了,但各位代表在大會報告和分組討論的精彩演講和交流給我們留下了永久而美好的回憶。代表們的鼓勵、支持和建議都是對本次會議主辦方和承辦方的鞭策和鼓舞。例如,剛才在分組討論的集中匯報中,四川省教育廳國際處處長蘇萍女士代表第二組對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提出八個字:任重道遠,再上臺階;很多代表在會議期間都提出了把年會定期舉辦下去的期望。
下面結合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特點和本次年會探討涉及的若干問題,談幾點個人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正在逐步形成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交流經驗、探討規(guī)律、創(chuàng)新理論、服務決策的重要平臺和共同的“精神家園”。
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是在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的支持、指導下,于2010年3月19日成立的全國第一家以中外合作辦學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本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就確立了自己的根本宗旨,這就是學術為本,咨政育人,服務社會。
2011年6月19日—21日,由教育部國際司為會議支持機構,本研究中心聯(lián)合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在廈門大學主辦了中外合作辦學國際學術年會,主題是:“規(guī)范辦學、依法管理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次年會與會代表200多人,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qū)。這次年會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確定了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牽頭,聯(lián)合有關機構每年召開一次全國性的中外合作辦學年會;本研究中心代表會議主辦機構在大會閉幕詞中提出了成立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的倡議,聯(lián)合一切有志于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建設,繁榮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
2011年9月2日—3日,由本研究中心牽頭,本研究中心與湖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等4家單位共同發(fā)起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第一次籌備會議在廈門大學召開。會后,我們發(fā)出了關于成立學會的倡議書、征求意見函和學會章程征求意見稿。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對這個倡議響應十分熱烈,回應十分踴躍,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目前,研究會的籌備工作在教育部國際司和中國高教學會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導下,正在穩(wěn)步推進。歡迎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我們的行列。
去年年底,我們著手策劃和籌備全國中外合作辦學2013年年會。此后,有多個省教育廳都表示了于今年或來年共同主辦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希望,并提出了詳細的辦會策劃方案。今年4月,經過評估和分析,我們再次向教育部國際司匯報了年會籌備的情況,并確定在海南三亞舉辦年會。同時,我們也把會議的籌備情況向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作了匯報,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我們的思路是,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主題必須緊扣中外合作辦學發(fā)展中的重大理論或現(xiàn)實問題;每年年會的主題必須具有內在聯(lián)系,形成一個系列、一個品牌。我們的目標是,與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一道,致力于把中外合作辦學年會辦成一個高層次、高質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專業(yè)支持。
二、本次年會所形成的理論成果將有利于服務中外合作辦學實踐,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理念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
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舉辦,吸引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許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機構的管理者,許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負責人的積極參與,尤其是吸引了從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一批年輕研究人員、博士生和碩士生的踴躍參與。這是中外合作辦學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力量源泉。
本次年會,顯示了與會代表對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和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學術敏銳性,在學術上不僅關注了中外合作辦學發(fā)展規(guī)律和基本原則等基礎理論問題,而且直接從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國際視野,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法制、管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從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高度進行了許多深入的探討,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提出了很多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和改革思路;一些代表從區(qū)域中外合作辦學發(fā)展的角度探討了所在省、市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如四川、遼寧、山東、貴州、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河南等省;一些代表則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進行了個案研究,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代表們分享,并對鮮活的經驗進行了理論思考和提升,使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一些代表介紹和分析了跨國教育或若干國家和地區(qū)涉外合作辦學的政策和管理,并結合中外合作辦學的實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得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一些代表圍繞中外合作辦學基本規(guī)律的探討,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科建設和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使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服務于中外合作辦學新實踐的建議;一些來自海外的學者,也給代表們提供了跨境教育的許多經驗和理論,使大會充滿了國際化的氣息。大會所進行的各類報告和討論,在中外合作辦學學術前沿問題方面,理論建設與現(xiàn)實問題解決方面,都提供了很有建設性的研究成果,在相當程度上拓寬了與會者的學術視野。許多研究論文選題恰當,立意高遠,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所提結論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難能可貴的是,一些只有中級職稱的年輕學者和以中外合作辦學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碩士生,提交的學術論文總體質量較高,具有相當?shù)膶W術價值,體現(xiàn)了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極大生機與活力。本次年會體現(xiàn)了理論性、學術性和國際化的特點,這樣的學術盛會,無疑將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進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積極影響。年會的成果表明,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請讓我代表本次年會組委會,表達我們由衷的感謝!
本次年會能夠取得圓滿成功,首先,要感謝各位代表的積極參與。各位代表遠道而來,讓我們得以一起切磋琢磨,共同分享科研成果,共同關心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這一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我還要特別感謝會議支持機構教育部及其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領導的關懷、支持和指導。在會議籌備期間,教育部國際司的領導給予高度重視和具體科學的指導。教育部國際司張秀琴司長、生建學副司長、陶洪建處長、閆炳辰調研員等專程從北京來到三亞,來到代表駐地看望大家,對大會表示祝賀、提出指導或發(fā)表重要講話;還要特別感謝中國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中國高教學會會長瞿振元先生出席本次會議,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提出了指導意見和殷切期望;要感謝海南省教育廳、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籌備小組、海南大學、三亞學院作為主辦、承辦機構對大會成功舉辦所付出的一切;會議期間,瓊州學院也從多方面給予我們很多的幫助和支持,我們對瓊州學院表示衷心的感謝;還要感謝全體會務工作人員在籌備和舉行年會期間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也要感謝寶宏酒店的周到和熱情的服務。謝謝大家!
限于我們的經驗和水平,本次年會肯定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還有不少我們工作上的疏漏或失誤,請各位代表多多包涵和諒解。例如,代表發(fā)言的時間,尤其是小組討論的時間都偏短,論述和回應的時間不足,讓人感到意猶未盡,有點遺憾。
不過,我希望,有了大家的理解和諒解,這些遺憾將變成“美麗的遺憾”。好在我們明年還將繼續(xù)舉辦年會,我們一定認真對待會議期間代表們提出的表揚、批評和建議,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不足,力爭把明年的會議辦得更好一些。歡迎各位代表再次參加我們的年會。
明年學術會議的主題、時間、地點,目前尚未確定,我想借此機會,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見和建議。會議期間,有一些省廳和學校提出了聯(lián)合主辦和承辦明年年會的希望,我們將給予充分的考慮和合作。歡迎大家繼續(xù)保持與我們的聯(lián)絡。聯(lián)絡辦法與本次年會相同。
各位代表朋友,一天半的會議時針走得太快,使人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我們在會議資料中為各位準備了一份比較完整的《通訊錄》,各位代表離開三亞后,時尚的e-mail、博客、qq、視頻,傳統(tǒng)的書信、電話、傳真,都將為我們提供便利的服務,使我們通過這次年會建立起來的進一步聯(lián)系和友誼不斷得到加強和延續(xù)。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進一步走向繁榮而共同努力!
我宣布,“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
祝各位代表返程順利!
謝謝大家!
【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三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朋友:
經過緊張有序的交流,__師專、__作協(xié)共同舉辦的“走近__作家群”學術研討會已進入尾聲。此次研討會在__師專和市作協(xié)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在與會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大會預期的議題,獲得了圓滿成功!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來自全市的數(shù)十位專家學者和作家詩人,收到論文10余篇。這是我市首次舉辦高校學者和作家、詩人面對面的對話,大家就作家作品、作家思想、文學與跨學科研究等幾個方面的主題展開了廣泛的溝通、交流和研討,著重討論了__部分作家、詩人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特點,并就當前情勢下的文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達到了相互學習與借鑒的目的。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改革開放30年來,__地區(qū)的文學和文學研究取得了較快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少的作家、作品,創(chuàng)作和學術視野不斷拓展,產生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作品和學術成果。不過,相比于我省其他一些市州,__文學的發(fā)展還存在諸多不足,在文學、文學評論和文藝理論等方面,還沒有出現(xiàn)在全省、全國具有震撼性的作品。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改革開放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巨變的時代,各種利益與價值都在發(fā)生沖撞,各種思考與觀念都在發(fā)生對抗。我們生活在一個眾語喧嘩又莫衷一是的語境之中,市場意識形態(tài)和濫觴的消費主義,武斷地侵蝕著文學的領地,整個文學價值判斷失衡。招搖于世的“偽作家們”顛覆了文學的莊嚴,消解了文學的神性。他們得意洋洋地一邊填滿欲望的口袋,一邊鳴響文學的喪鐘!
我們該怎么辦?在境況不利于文學的時候。一句話,真正的作家應該守望人類精神高地,與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頂放歌。要做的應該是:屏棄時下那些生命價值淪喪、審美趣味低下的偽文學,創(chuàng)建一種關注時代困境,揭示人生問題,抒發(fā)生命體驗,尋求精神解救的真文學,以期解蔽時代、反思文明、關懷人生、豐富心靈,為鑄造民族新的良知、新的靈魂,去開拓更加廣闊完善的社會文明、生命時空和精神境界!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詩經云:“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今天的會議雖然短暫,但大家在交流過程中增進了友誼,影響將會是長遠的。因為大學應該是、也永遠是文學的基地。否認良好的、系統(tǒng)的高等教育與作家的養(yǎng)成的一些說法,應該是膚淺的和短視的。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與__師專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的關懷與支持是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市作家協(xié)會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同時,由于我們的經驗不足,本次研討會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時間過于緊促,我市還有一些有成就的作家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到會,等等。不周之處,尚希大家海涵。最后,真誠地祝愿各位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現(xiàn)在我宣布__師專、__作協(xié) “走近__作家群”學術研討會閉幕!
謝謝大家!
【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四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同志們:
在州科協(xié)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經過全體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市科協(xié)第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預定議程,今天就要閉幕了。各位代表認真履行職責,緊緊圍繞會議主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大會開得民主熱烈、團結和諧,對于團結和動員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推動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實現(xiàn)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性跨越,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這次大會得到了州科協(xié)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的高度重視。在大會開幕式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講話,從實現(xiàn)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歷史性跨越的戰(zhàn)略高度,對全市科技工作、科協(xié)工作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希望。州科協(xié)主席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全市各級科協(xié)組織以及廣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并對全市各級科協(xié)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同志和州科協(xié)余欣榮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在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偉大實踐中,自覺肩負起歷史責任,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圍繞“四服務一加強”的工作定位,充分發(fā)揮科協(xié)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lián)系廣泛的優(yōu)勢,積極投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yè)中去,不斷開創(chuàng)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
經過認真審議,大會通過了市科協(xié)第x屆委員會工作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工作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過去年來市科協(xié)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并根據(jù)新的形勢提出了今后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對于我們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會議審議通過的《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關于執(zhí)行<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章程>的決議》,有利于規(guī)范和指導科協(xié)當前和今后的工作。會議通過《致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實現(xiàn)“加快”和“率先”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這次大會選舉產生了市科協(xié)第屆委員會。新當選的全體委員肩負著代表們的重托,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市科協(xié)四大以來,在x屆全委會的領導下,全市各級科協(xié)組織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切實發(fā)揮黨和政府聯(lián)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謹代表市科協(xié)新一屆委員會,對關心和支持科協(xié)工作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市科協(xié)四屆委員會委員、常委和各位副主席,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實現(xiàn)跨越和構建和諧兩大主題,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攬,以富民強市為目標,以‘三化一業(yè)’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開放招商為手段,著力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努力開創(chuàng)又好又快發(fā)展新局面”的工作目標和要求。這為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明確任務,指明了前進方向。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賦予了科技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也為科協(xié)組織開展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完成這些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創(chuàng)新實踐。市科協(xié)第屆委員會將緊緊把握這一機遇,繼承和發(fā)揚科協(xi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扎實工作,艱苦奮斗,全面完成市科協(xié)第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和動員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團結協(xié)作,抓住機遇,扎實工作,為勝利完成“十三五”規(guī)劃、構建和諧、實現(xiàn)經濟社會發(fā)展歷史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后,我代表大會主席團和全體代表,向為大會服務的全體工作人員,給予大會支持和幫助的有關單位,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xiàn)在,我宣布,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國際學術年會閉幕詞】五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學院第八屆團員代表大會暨共青團換屆選舉大會在這里隆重召開,這是全院團員、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學院黨委向大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一直關心支持共青團工作的學院領導和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院團員青年表示問候!
上屆團委自組建以來,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帶領全院團員、青年開展過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在過去的歲月里,校園內外曾留下過我院廣大團員和青年們矯健的身影,為學院贏得過榮譽,為團組織建設贏得過動力,為我院的團員青年們搭建過展示才華,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平臺,為黨組織輸送過新鮮血液,為增強學院實力、擴大品牌影響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為此,我代表學院向上一屆團委對推進學院教育教學和青年工作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以及做出的眾多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高校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場所,團的干部是團員中的骨干分子,是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紐帶橋梁,是學院實施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團委的工作和團的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有直接關系,如何根據(jù)學院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好團委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等幾方面的作用是團委工作的重心和主要目標。
借團委換屆之機,我對新一屆團委尤其是團的干部們談五點建議,供你們參考。
第一、在學風、班風、校風建設中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團的干部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同學。一般說來,一個合格的團干部應該思想進步,學習刻苦,遵守紀律,團結同學,熱心為大家服務,在同學中享有較高威信,這就體現(xiàn)出一定的先進性,自然而然的會起到一種示范作用。在今后的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領取名單中應該有眾多的團、學干部們的名字,在入黨積極分子和新黨員名單中應該有眾多團學干部的名字,在省、市、學院表彰的優(yōu)秀學生名單中應該有眾多團學干部們的名字,在青年志愿者隊伍中應該有眾多的團學干部們的身影。
第二、要在各項活動中發(fā)揮組織領導作用。
馬克思說: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恩格斯說: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宣言綱領。他們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任何組織如果只有計劃,只有結構而沒有活動,沒有行動,就失去存在的價值。在高等院校,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要通過各種活動來體現(xiàn)。團委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就是積極主動的組織開展能代表廣大同學進取要求的、符合青年學生特點的、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種學習活動、文體活動、科技活動、志愿者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對于這些活動,團委學生會干部當然要站在第一線,從活動的策劃到人員、物質條件的落實,都要去一一組織和安排,還要對活動的過程進行監(jiān)督。所以,如果離開團委的組織領導作用和實際活動,團的工作就難以有效的進行。
第三、在日常管理中起橋梁紐帶作用。
團學干部是學院黨團組織聯(lián)系廣大同學橋梁和紐帶。一方面,上級的有關精神和學院的有關決定,要通過你們貫徹到學生中去;另一方面,廣大同學的意見、愿望和要求也需要以一定的渠道向學院反映。你們具有雙重身份,既是高等教育的受教育受管理者,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配合者、實施者。你們本身是學生中的一員,與同學朝夕相處,共同學習和生活,對學生中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建議要求,要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給學院和老師,便于學院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和改進工作。學院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會議精神,通過你們的宣傳、解釋,能很快能在學生中得到貫徹落實。所以,如果你們的工作得力,那么學院的管理工作就能夠做到信息通、渠道寬、效果好。
第四、在思想教育中發(fā)揮助手作用。
做學生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光靠學院數(shù)量有限的思政老師和班主任、輔導員去面對眾多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每個班級,每個學生身上,需要依靠廣大團學干部當好專職思政老師、班主任、輔導員的助手。你們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相當?shù)膬?yōu)勢,因為,同是學生,在思想、心理、情感上更容易溝通。
第五、勤奮工作,無私奉獻。
除了新一屆團委委員以外,在座的很多同學都是各個專業(yè)系部或班級的學生干部,基層團的干部。學生和團的干部既是一種職務和權力,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在學院學習期間時,團學干部要花更多的時間,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為同學服務,這需要有一種奉獻精神。同時在付出和為同學服務過程中你也會得到同學、老師們的信任和尊重,在工作中你還可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這些信任、尊重和實踐的能力,將是你在學院期間除了專業(yè)知識以外的最大收獲,且會受益終生。我真切的希望你們在工作中要勇敢頑強,要奮發(fā)向上,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深入細致,要努力做到讓別人心服口服。我祝福你們,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不斷地鍛煉和完善自己,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chuàng)佳績,為學院的發(fā)展貢獻力量,為自己的進步奠定基礎。
最后希望新上任的團委干部們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