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怎樣學習才進步快
高三化學怎樣學習才進步快
很多同學抱怨高中化學難學,特別是上了高三的同學。高三是高中的最后一年,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那么高三化學怎樣學習才進步快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化學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三化學學習方法
第一,訓練學習的定力。高中的學習無論是從知識的容量還是知識的難度都達到了一定強度,需要我們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高度專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們要能坐得住,要能真正投入。有很多學生學習的時間其實挺長的,但是最后學習效果不好,有些學生還因此失去信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最主要的還是專注度不夠,不專注當然就沒有好的效果。
第二,訓練學習的效率。學習的效率除了剛才說到的要專注外,還得有科學的訓練方法,但科學的訓練方法得建立在對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要有科學的統計,在統計的基礎上加以分析,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效率不高的問題所在,才能采取相對應的方法。我建議每個學生對自己假期做一個計劃,首先是按事物的類別來分,包括學習的時間、休閑的時間、娛樂的時間甚至是走親訪友的時間,學習又分為學科學習和其他方面的學習例如看一些書籍等,學科學習的時間還得細化到各個學科。其次要把自己能支配的時間按天細化,內容和時間做到匹配,每天按上午、下午和晚上分,每個時段要做的事情要明確。每天睡覺前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對一下,看看自己的執(zhí)行情況。沒有完成的或完成不好的爭取在后面加上去,不要計劃是計劃,變化是變化。
寒假的學習主要是兩個方面,復習和練習,這也是學習的兩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是混淆的,反正就是做作業(yè)。其實這兩個方面是不一樣的,復習是知識的查漏補缺和鞏固的過程,細節(jié)上做到理解到位甚至是延伸和拓展,宏觀上做到知識體系的建立。而練習尤其是理科的學習是對知識和方法的檢測。所以我建議假期的學習一定得有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混淆。復習最好能完全以自己為主體,把知識內化。而練習最好采用實戰(zhàn)訓練,才能提高練習的速度和正答率,尤其是高三的學生更應該這樣做。
第三,揚長補短。我們常常聽到揚長避短這個詞,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比如在選擇職業(yè)等方面都是如此,但是在學習這個方面卻是不行的,學習要做到揚長補短,使強的更強,弱的變強。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有時候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人接受的能力也不一樣,在學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有的學科可能只能跟上進度,還不能做得很好,而假期是很好的彌補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好好的利用假期的話,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高三化學學習建議
一、構建網絡,夯實雙基
化學學科的特點是碎、散、多、雜,難記易忘。復習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構建網絡,找出規(guī)律,力求做到"記住-理解-會用"。高三化學復習內容可分為一般知識和重點知識,復習中必須根據大綱和考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準確定位,以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全面復習,不留死角,更要突出重點。指導學生歸納結總時,對不同的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1、課堂引導歸納
對于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化學、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共同討論,尋找規(guī)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通過網絡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找到相關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得到感悟、并學會遷移,最終達到靈活運用。
2、布置歸納型作業(yè)
對于中學化學的一般知識或通過學生努力能夠自主完成的內容,可以通過書面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 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如置換反應的種類及典型反應, 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yè)上按金屬置換出金屬、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金屬等形式進行總結,又如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yè)上以“單質→氧化物(氫化物)→酸(堿)→鹽”為線,構建知識網絡,完成各部轉化的化學方程式。這類作業(yè)有很多,如“比較金屬或非金屬活動性強弱方法的歸納”、 “判斷弱電解質方法的歸納” 、“工業(yè)化學原理及典型反應” 、“常見氣體的制備”等。在復習中,讓學生課后自己歸納,再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適當評價和引導。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比較理想,從學生所交的作業(yè)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后經過認真思考、討論、查閱資料得出結論,歸納得準確且全面,有時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強訓練,提高能力
學科知識訓練是高三復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訓練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和落實雙基,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的策略,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的方法較多,針對不同的復習階段和不同的復習內容,可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
1、單元檢測
每復習完一個單元或一個知識塊,都應進行一次專題檢測,指導學生查找存在的問題,了解自己對化學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等重點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以便及時消除疑點、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2、題型訓練
從近幾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可以看出:高考化學試題的題型、難度基本保持不變,第I卷共分8道選擇題,第Ⅱ卷共分4道大型綜合題。針對高考試題的題型特點及命題趨向,應指導學生做好高考題型訓練。依近幾年高考化學的題型特點及命題趨向,我們設計了選擇題常見題型專項訓練、無機綜合推斷訓練、有機綜合推斷訓練、化學實驗分類訓練、數據圖表題型訓練等,通過訓練,以便總結各類試題的解題要點,解題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解題的速率和準確性。題型訓練可以通過專項訓練和書面作業(yè)兩種形式進行練習。
3、綜合訓練
在第二輪復習中,要著力指導學生做好學科內的綜合訓練,要充分利用學校周末安排的訓練時間做好定時強化訓練,通過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理解,融會貫通,熟練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在第三輪復習中,要著力指導學生做好理科綜合臨考模擬訓練,在訓練中,從學生的答題規(guī)范,各科的答題時間分配、及心理調適等方面給予指導,使學生及早適應高考。
無論是單元檢測、題型訓練、還是綜合訓練,教師都要精心選編習題,切忌搞題海戰(zhàn)術。每練必評,針對學生的做題情況,邊點邊評,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講評時,要給學生講方法、講原理、講技巧、講關鍵、講思路、講規(guī)律,做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
三、注意糾錯,培養(yǎng)習慣
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反映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糾正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對每個學生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糾錯,可以查漏補缺,防微杜漸,迅速提高化學學習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次訓練后,都應指導學生認真分析,將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找出錯誤原因,制訂策略,各個擊破。
1、習慣性錯誤
在平時的作業(yè)或訓練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想上不夠重視,書寫不規(guī)范,答題亂寫亂畫,沒有條理,錯別字連篇,化學方程式不配平,條件漏寫,審題不清,答非所問,像這樣出現的錯誤都為習慣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平時的作業(yè)或訓練中,嚴格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要告誡學生,在某種意義上,細心、規(guī)范是成敗的關鍵。對于“審題之錯”,應指導學生審題時,不應急于求成,審題時慢一點、答題時快一些,并嚴格按著題目要求規(guī)范回答問題;對于“表達之錯”,應在平時的作業(yè)或訓練中,嚴格按照高考評分標準寫出必要的步驟,注意表達的規(guī)范性;對于“抄寫之錯”,要指導學生熟記易錯的化學名詞、化學用語,應盡量減少因寫錯字、別字或化學用語書寫不正確而出錯。在解計算題時,建議將草稿紙對折分塊,在草稿紙上有序演算,以便查找或防止抄寫出錯。
2、知識性錯誤
由于基礎不夠扎實,對知識的記憶不夠準確,對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不夠透徹,似是而非,從而導致對知識的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問題不嚴密、不完整,這樣出現的錯誤多為知識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復習時,應注意建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網絡,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問題的實質,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理解規(guī)律,突出重點,夯實基礎。
3、技巧性錯誤
由于平時做題不認真或練習的太少,沒有掌握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遇到綜合型題目,不會審題或解題抓不住要點,像這樣出現的錯誤大多為技巧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加強練習,多做基礎性題目,在訓練中,注意體會化學思想和解題的方法,總結各類試題的解題要點,解題思路,當達到一定題量的積累時,才能達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綜合題才能迎刃而解。
每一次作業(yè)、練習或測試之后,都應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fā)地帶"要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這樣才會使問題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好。
高三化學復習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科學地安排復習時間,恰當的運用有效的復習方法,正確處理好課本、教學大綱、習題、模擬題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提高復習效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高三化學學科特征和課程目標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是研制新物質的科學,是信息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huán)境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和空間技術等研究的重要基礎。
1.知識與技能:認識幾種常見物質的性質、制法,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物質的多角度分類,認識化學變化的多樣性和規(guī)律性,能分析簡單化學問題,并用化學語言表達。能分析化學問題中量的關系,學會簡單的化學計算。認識常用化學問題的方案設計、操作和完成實驗報告。
2.過程與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認識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規(guī)律,了解現代化學肩負的使命。具有為解決化學問題進行專題信息收集、加工和輸出的能力。學會通過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來提高學習和實踐活動的效率,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現代化學和化工的發(fā)展,了解化學知識在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具有參與化學科學實踐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了解科學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認識化學與生活改善、生產發(fā)展、社會進步和自然生態(tài)保護的關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