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的考試題目(2)
學生法律知識競賽試卷不定項選擇題
1.根據(jù)我國《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教育部文件的規(guī)定,教育行政申訴的受理范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BCD)
A.教師認為當?shù)卣嘘P部門侵犯其根據(jù)《教師法》規(guī)定享有的權利
B.教師認為學?;蚱渌逃龣C構侵犯其合法權益
C.教師、學生對學?;蚱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或處分不服
D.學生認為其所在教育機構侵犯其人身權、財產(chǎn)權等合法權益
E.教師、學生認為當?shù)卣C布的行政規(guī)章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2.根據(jù)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guī)定,教育領域中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有以下幾類:(ABCDE)
A.對教育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B.對教育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C.對教育行政不作為不服的 D.對教育行政機關變更、中止、撤銷有關證書的決定不服的 E.認為教育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3.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對以下幾種行為不能申請復議:(BCD)
A.對行政機關不予審查、批準許可證或資格證等證書的決定不服 B.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
C.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民事糾紛的調解或其他處理不服 D.對抽象行政行為不服
E.對行政機關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chǎn)權及受教育權的法定職責的行為不服
4.教育行政處罰具有以下特征:(BCDE)
A.教育行政處罰是為了確保行政相對人履行義務
B.教育行政處罰只能由教育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作出
C.教育行政處罰只針對違法行為 D.受處罰者只能是違法行為的實施者
E.教育行政處罰以制裁和懲罰為直接目的
5.依據(jù)《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第9條,教育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ABCDE)
A.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違法頒發(fā)、印制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及其他學業(yè)證書
B.撤銷違法舉辦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
C.取消頒發(fā)學歷、學位和其他學業(yè)證書的資格;撤銷教師資格
D.???,停止申請認定資格;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
E.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教育行政處罰
6.教育行政處罰的程序分為:(ACE)
A.一般程序 B.公告程序 C.簡易程序 D.特別程序 E.聽證程序
7.根據(jù)《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教育行政機關實施的以下哪些行政處罰應當適用聽證程序:(BCDE)
A.警告 B.沒收違法所得 C.沒收學位、學歷證書
D.撤銷教師資格 E.吊銷辦學資格
8.當事人對教育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向以下單位提起行政復議:(AC)
A.處罰機關的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 B. 處罰機關的上級人民政府
C. 處罰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 D.作出行政處罰的教育行政部門 E.當?shù)厝嗣穹ㄔ?/p>
9.行政許可具有以下特征:(ABDE)
A.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對于法律規(guī)定需要許可的事項,只有依法獲取行政許可后,才能從事這種活動
B.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無申請則無許可,行政相對人依法申請后,受理機關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實施許可
C.行政許可是一種事實行為,不產(chǎn)生法律效果。
D.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是一種外部行為,具有可訴性 E.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符合法定許可條件的,許可機關應向申請人頒發(fā)許可憑證
10.依據(jù)《行政許可法》第12條規(guī)定的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通過下列哪些方式能夠予以規(guī)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ACDE)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b有限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
C.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的 D.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E.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jiān)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11.教育行政許可是行政許可的一種。下列事項屬于教育行政許可項目的是:(BCDE)
A.高等學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立、分立、合并、變更、終止審批
B.學校授予單位及其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審核 C.中小學校國家課程教材審定
D.高等學校設臵、調整管理權限范圍外的本科專業(yè)、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和國家控制的其他專業(yè)審批 E.高等學校教授、副教授評審權審批
12.教育行政部門收到行政許可申請后,應當對以下內容審查并決定是否受理:(ABCE)
A.申請事項是否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 B.申請事項是否屬于本機關職權范圍
C.申請人是否具有不得提出行政許可申請的情形
D.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
E.申請人是否提交了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申請材料、材料是否齊全和符合法定形式
13.根據(jù)目前的法律規(guī)定和行政執(zhí)法實踐,行政確認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ABCDE)
A.確定 B.認證 C.證明 D.登記 E.鑒證
14.根據(jù)相關教育法律以及《地方組織法》的規(guī)定,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主要職權包括:(ABCDE)
A.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臵、變更、解散的審批、注冊、核準等工作
B.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對校長的任命、核準等工作
C.主管教師的資格認定、錄用、聘任、培訓、考核、獎懲、職稱、待遇等行政工作
D.制定和實施各項教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E.執(zhí)行國家有關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
15.關于教師資格的認定機關問題,以下說法錯誤的是:(BC)
A.幼兒園、小學和初級中學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B.高級中學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后,報同級人民政府認定。
C.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后,報同級人民政府認定。
D.受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委托的高等學校,負責認定在本校任職的人員和擬聘人員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E.在未受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委托的高等學校任職的人員和擬聘人員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按照學校行政隸屬關系,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定或者由學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16.各級各類學校分別規(guī)定任職條件,但不同職務的任職條件存在共性,具體表現(xiàn)為:(ABCDE)
A.具備各級各類相應的教師資格 B.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
C.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D.具有相應的教育教學水平、科研學術水平
E.任現(xiàn)職應達到一定年限
17.教師職務的評審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ACE)
A.公平公正 B.學校自主評審 C.統(tǒng)一領導 D.公序良俗 E.維護團結
18.受聘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時,聘用單位可以隨時單方面解除教師聘用合同:(BCDE)
A.受聘人員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的,或者雖同意調整工作崗位,但到新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
B.未經(jīng)聘用單位同意,擅自出國或者出國逾期不歸的
C.違反工作規(guī)定或者操作規(guī)程,發(fā)生責任事故,或者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
D.嚴重擾亂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單位其他單位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的
E.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收監(jiān)執(zhí)行的
19.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合同時聘用單位應當根據(jù)被解聘人員在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ABDE)
A.聘用單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受聘人員同意解除的
B.受聘人員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聘用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C.受聘人員被被勞動教養(yǎng),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D.受聘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E.受聘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雖同意調整工作崗位,但到新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20.以下哪些情形下勞動者可以無須通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ABCD)
A.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B.用人單位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C.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D.用人單位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E.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21.《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ABCDE)
A.勞動合同期滿的 B.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
C.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D.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chǎn)的
E.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22.以下哪些作品類型是屬于《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種類:(ABCDE)
A.文學作品 B.口述作品 C.藝術作品 D.美術、建筑作品 E.計算機軟件
23.下列哪些權利屬于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ABCE)
A.廣播權 B.翻譯權 C.匯編權 D.保護作品完整權 E.展覽權
24.下列屬于著作權侵權的情形是:(ABCDE)
A.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發(fā)表其作品的
B.未經(jīng)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的
C.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D.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E.剽竊他人作品的
25.根據(jù)我國《著作權法》,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無須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也不用向作者支付報酬,只需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即可:(ABCD)
A.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
B.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xiàn)或者引用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
C.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
D.對設臵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E.免費表演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將表演收入用于社會公共事業(yè)
猜你感興趣:
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的考試題目(2)
下一篇:買方義務法律知識的考試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