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的使用方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學習啦 > 學習電腦 > 電腦知識大全 > 設置路由器的五種經典的方式

設置路由器的五種經典的方式

時間: 家輝661 分享

設置路由器的五種經典的方式

  關于路由器的設置問題,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五種經典的方式的設置方法吧,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一、基本設置方式

  一般來說,可以用5種方式來設置路由器:

  1.Console口接終端或運行終端仿真軟件的微機;

  2.AUX口接MODEM,通過電話線與遠方的終端或運行終端仿真軟件的微機相連;

  3.通過Ethernet上的TFTP服務器;

  4.通過Ethernet上的TELNET程序;

  5.通過Ethernet上的SNMP網管工作站。

  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設置必須通過第一種方式進行,此時終端的硬件設置如下:

  波特率 :9600

  數(shù)據位 :8

  停止位 :1

  奇偶校驗: 無

  二、命令狀態(tài)

  1. router>

  路由器處于用戶命令狀態(tài),這時用戶可以看路由器的連接狀態(tài),訪問其它網絡和主機,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設置內容。

  2. 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鍵入enable,路由器進入特權命令狀態(tài)router#,這時不但可以執(zhí)行所有的用戶命令,還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設置內容。

  3. router(config)#

  在router#提示符下鍵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現(xiàn)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時路由器處于全局設置狀態(tài),這時可以設置路由器的全局參數(shù)。

  4.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line)#; 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處于局部設置狀態(tài),這時可以設置路由器某個局部的參數(shù)。

  5. >

  路由器處于RXBOOT狀態(tài),在開機后60秒內按ctrl-break可進入此狀態(tài),這時路由器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只能進行軟件升級和手工引導。

  6. 設置對話狀態(tài)

  這是一臺新路由器開機時自動進入的狀態(tài),在特權命令狀態(tài)使用SETUP命令也可進入此狀態(tài),這時可通過對話方式對路由器進行設置。

  三、設置對話過程

  1. 顯示提示信息

  2. 全局參數(shù)的設置

  3. 接口參數(shù)的設置

  4. 顯示結果

  利用設置對話過程可以避免手工輸入命令的煩瑣,但它還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設置,一些特殊的設置還必須通過手工輸入的方式完成。

  進入設置對話過程后,路由器首先會顯示一些提示信息:

  --- System Configuration Dialog ---

  At any point you may enter a question mark '?' for help.

  Use ctrl-c to abort configuration dialog at any prompt.

  Default settings are in square brackets '[]'.

  這是告訴你在設置對話過程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鍵入“?”得到系統(tǒng)的幫助,按ctrl-c可以退出設置過程,缺省設置將顯示在‘[]’中。然后路由器會問是否進入設置對話: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

  如果按y或回車,路由器就會進入設置對話過程。首先你可以看到各端口當前的狀況:

  First,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current interface summary? [yes]:

  Any interface listed with OK? value "NO" does not have a valid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Ethernet0 unassigned NO unset up up

  Serial0 unassigned NO unset up up

  ……… ……… … …… … …

  然后,路由器就開始全局參數(shù)的設置:

  Configuring global parameters:

  1.設置路由器名: //本文來自腳本之家www.jb51.net

  Enter host name [Router]:

  2.設置進入特權狀態(tài)的密文(secret),此密文在設置以后不會以明文方式顯示:

  The enable secret is a one-way cryptographic secret used

  instead of the enable password when it exists.

  Enter enable secret: cisco

  3.設置進入特權狀態(tài)的密碼(password),此密碼只在沒有密文時起作用,并且在設置以后會以明文方式顯示:

  The enable password is used when there is no enable secret

  and when using older software and some boot images.

  Enter enable password: pass

  4.設置虛擬終端訪問時的密碼:

  Enter virtual terminal password: cisco

  5.詢問是否要設置路由器支持的各種網絡協(xié)議:

  bordercolorlight = "black" bordercolordark = "#FFFFFF" align="center">

  Configure SNMP Network Management? [yes]:

  Configure DECnet? [no]:

  Configure AppleTalk? [no]:

  Configure IPX? [no]:

  Configure IP? [yes]:

  Configure IGRP routing? [yes]:

  Configure RIP routing? [no]:

  ………

  6.如果配置的是撥號訪問服務器,系統(tǒng)還會設置異步口的參數(shù):

  Configure Async lines? [yes]:

  1) 設置線路的最高速度:

  Async line speed [9600]:

  2) 是否使用硬件流控:

  Configure for HW flow control? [yes]:

  3) 是否設置modem:

  Configure for modems? [yes/no]: yes

  4) 是否使用默認的modem命令:

  Configure for default chat script? [yes]:

  5) 是否設置異步口的PPP參數(shù):

  Configure for Dial-in IP SLIP/PPP access? [no]: yes

  6) 是否使用動態(tài)IP地址:

  Configure for Dynamic IP addresses? [yes]:

  7) 是否使用缺省IP地址:

  Configure Default IP addresses? [no]: yes

  8) 是否使用TCP頭壓縮:

  Configure for TCP Header Compression? [yes]:

  9) 是否在異步口上使用路由表更新:

  Configure for routing updates on async links? [no]: y

  10) 是否設置異步口上的其它協(xié)議。

  接下來,系統(tǒng)會對每個接口進行參數(shù)的設置。

  1.Configuring interface Ethernet0:

  1) 是否使用此接口:

  Is this interface in use? [yes]:

  2) 是否設置此接口的IP參數(shù):

  Configure IP on this interface? [yes]:

  3) 設置接口的IP地址:

  IP address for this interface: 192.168.162.2

  4) 設置接口的IP子網掩碼:

  Number of bits in subnet field [0]:

  Class C network is 192.168.162.0, 0 subnet bits; mask is /24

  四、常用命令

  1. 幫助

  在IOS操作中,無論任何狀態(tài)和位置,都可以鍵入“?”得到系統(tǒng)的幫助。

  2. 改變命令狀態(tài)

  任務 命令

  進入特權命令狀態(tài) enable

  退出特權命令狀態(tài) disable

  進入設置對話狀態(tài) setup

  進入全局設置狀態(tài) config terminal

  退出全局設置狀態(tài) end

  進入端口設置狀態(tài)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進入子端口設置狀態(tài) interface type number.subinterface [point-to-point | multipoint]

  進入線路設置狀態(tài) line type slot/number

  進入路由設置狀態(tài) router protocol

  退出局部設置狀態(tài) exit

  3. 顯示命令

  任務 命令

  查看版本及引導信息 show version

  查看運行設置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開機設置 show startup-config

  顯示端口信息 show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顯示路由信息 show ip router

  4. 拷貝命令

  用于IOS及CONFIG的備份和升級 //本文來自腳本之家www.jb51.net

  5. 網絡命令

  任務 命令

  登錄遠程主機 telnet hostname|IP address

  網絡偵測 ping hostname|IP address

  路由跟蹤 trace hostname|IP address

  6. 基本設置命令

  任務 命令

  全局設置 config terminal

  設置訪問用戶及密碼 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設置特權密碼 enable secret password

  設置路由器名 hostname name

  設置靜態(tài)路由 ip route destination subnet-mask next-hop

  啟動IP路由 ip routing

  啟動IPX路由 ipx routing

  端口設置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設置IP地址 ip address address subnet-mask

  設置IPX網絡 ipx network network

  激活端口 no shutdown

  物理線路設置 line type number

  啟動登錄進程 login [local|tacacs server]

  設置登錄密碼 password password

  五、配置IP尋址

  1. IP地址分類

  IP地址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二個部分,A類地址前8位為網絡地址,后24位為主機地址,B類地址16位為網絡地址,后16位為主機地址,C類地址前24位為網絡地址,后8位為主機地址,網絡地址范圍如下表所示:

  種類 網絡地址范圍

  A  1.0.0.0 到126.0.0.0有效 0.0.0.0 和127.0.0.0保留

  B 128.1.0.0到191.254.0.0有效 128.0.0.0和191.255.0.0保留

  C 192.0.1.0 到223.255.254.0有效 192.0.0.0和223.255.255.0保留

  D 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點廣播

  E 240.0.0.0到255.255.255.254保留 255.255.255.255用于廣播

  2. 分配接口IP地址

  任務 命令

  接口設置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為接口設置IP地址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掩瑪(mask)用于識別IP地址中的網絡地址位數(shù),IP地址(ip-address)和掩碼(mask)相與即得到網絡地址。

  3. 使用可變長的子網掩碼

  通過使用可變長的子網掩碼可以讓位于不同接口的同一網絡編號的網絡使用不同的掩碼,這樣可以節(jié)省IP地址,充分利用有效的IP地址空間。

  如下圖所示:

  Router1和Router2的E0端口均使用了C類地址192.1.0.0作為網絡地址,Router1的E0的網絡地址為192.1.0.128,掩碼為255.255.255.192, Router2的E0的網絡地址為192.1.0.64,掩碼為255.255.255.192,這樣就將一個C類網絡地址分配給了二個網,既劃分了二個子網,起到了節(jié)約地址的作用。

  4. 使用網絡地址翻譯(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起到將內部私有地址翻譯成外部合法的全局地址的功能,它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戶可以通過NAT訪問到外部Internet.

  當建立內部網的時候,建議使用以下地址組用于主機,這些地址是由Network Working Group(RFC 1918)保留用于私有網絡地址分配的.

  l Class A:10.1.1.1 to 10.254.254.254

  l Class B:172.16.1.1 to 172.31.254.254

  l Class C:192.168.1.1 to 192.168.254.254

  命令描述如下:

  任務 命令

  定義一個標準訪問列表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source [source-wildcard]

  定義一個全局地址池 ip nat pool 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netmask | prefix-length prefix-length} [type rotary]

  建立動態(tài)地址翻譯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 name} pool name [overload] | static local-ip global-ip}

  指定內部和外部端口 ip nat {inside | outside}

  路由器的Ethernet 0端口為inside端口,即此端口連接內部網絡,并且此端口所連接的網絡應該被翻譯,Serial 0端口為outside端口,其擁有合法IP地址(由NIC或服務提供商所分配的合法的IP地址),來自網絡10.1.1.0/24的主機將從IP地址池 c2501中選擇一個地址作為自己的合法地址,經由Serial 0口訪問Internet。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中的參數(shù)overload,將允許多個內部地址使用相同的全局地址(一個合法IP地址,它是由NIC或服務提供商所分配的地址)。命令 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定義了全局地址的范圍。

  設置如下:

  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

  interface Ethernet 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

  interface Serial 0

  ip address 202.200.10.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

  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 0

  access-list 2 permit 10.0.0.0 0.0.0.255

  !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

  line vty 0 4

  end

  六、配置靜態(tài)路由

  通過配置靜態(tài)路由,用戶可以人為地指定對某一網絡訪問時所要經過的路徑,在網絡結構比較簡單,且一般到達某一網絡所經過的路徑唯一的情況下采用靜態(tài)路由。

  任務 命令

  建立靜態(tài)路由 ip route prefix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 [tag tag] [permanent]

  Prefix :所要到達的目的網絡

  mask :子網掩碼

  address :下一個跳的IP地址,即相鄰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interface :本地網絡接口

  distance :管理距離(可選)

  tag tag :tag值(可選)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該端口關掉也不被移掉。

  以下在Router1上設置了訪問192.1.0.64/26這個網下一跳地址為 192.200.10.6,即當有目的地址屬于192.1.0.64/26的網絡范圍的數(shù)據報,應將其路由到地址為192.200.10.6的相鄰路由器。在Router3上設置了訪問192.1.0.128/26及192.200.10.4/30這二個網下一跳地址為192.1.0.65。由于在 Router1上端口Serial 0地址為192.200.10.5,192.200.10.4/30這個網屬于直連的網,已經存在訪問192.200.10.4/30的路徑,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靜態(tài)路由。

  Router1:

  ip route 192.1.0.64 255.255.255.192 192.200.10.6

  Router3:

  ip route 192.1.0.128 255.255.255.192 192.1.0.65

  ip route 192.200.10.4 255.255.255.252 192.1.0.65

  同時由于路由器Router3除了與路由器Router2相連外,不再與其他路由器相連,所以也可以為它賦予一條默認路由以代替以上的二條靜態(tài)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192.1.0.65

  即只要沒有在路由表里找到去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徑,則數(shù)據均被路由到地址為192.1.0.65的相鄰路由器。

  一、RIP協(xié)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應用較早、使用較普遍的內部網關協(xié)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IGP),適用于小型同類網絡,是典型的距離向量(distance-vector)協(xié)議。文檔見RFC1058、 RFC1723。

  RIP通過廣播UDP報文來交換路由信息,每30秒發(fā)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RIP提供跳躍計數(shù)(hop count)作為尺度來衡量路由距離,跳躍計數(shù)是一個包到達目標所必須經過的路由器的數(shù)目。如果到相同目標有二個不等速或不同帶寬的路由器,但跳躍計數(shù)相同,則RIP認為兩個路由是等距離的。RIP最多支持的跳數(shù)為15,即在源和目的網間所要經過的最多路由器的數(shù)目為15,跳數(shù)16表示不可達。

  1. 有關命令

  任務 命令

  指定使用RIP協(xié)議 router rip

  指定RIP版本 version {1|2}1

  指定與該路由器相連的網絡 network network

  注:1.Cisco的RIP版本2支持驗證、密鑰管理、路由匯總、無類域間路由(CIDR)和變長子網掩碼(VLSMs)

  2. 舉例

  Router1:

  router rip

  version 2

  network 192.200.10.0

  network 192.20.10.0

  !

  相關調試命令:

  show ip protocol

  show ip route

35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