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強中干的典故
關于外強中干的典故
外強中干:外有強形,內中干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外強中干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外強中干的典故:
秦國和晉國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晉惠公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來駕車。大臣慶鄭勸告惠公說:“自古以來,打仗時都要用本國的好馬,因為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使喚。用外國的馬,不好駕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會亂踢亂叫。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強中干’),怎么能作戰(zhàn)呢?”但是惠公沒有聽從慶鄭的勸說。
戰(zhàn)斗打響后,晉國的車馬便亂跑一氣,很快陷入泥濘,進退不得。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晉惠公也被秦軍活捉了。
慶鄭所說的“外強中干”這句話,后來就成了成語。“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間,內部;“干”是干枯、空虛。用來形容外表強大、實際上內部力量空虛。
外強中干的意思:
【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
【釋義】外有強形,內中干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
【出處】語出《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色厲內荏、外剛內柔、外方內圓、不堪一擊
【反義詞】外柔內剛、外圓內方、堅不可摧、穩(wěn)如泰山、牢不可破
外強中干造句:
1. 從絕望的城市走進絕望的鄉(xiāng)村,你得表現出一種外強中干的勇敢之態(tài),來勉強安慰自己。
2. 你別以為他身體很好,醫(yī)生說他外強中干,隨時可能暈倒。
3. 他寧可讓別人說自己膽小,也不去充當外強中干的好漢。
4. 帝國主義外強中干,是一只紙老虎,不要害怕。
5. 沒有積累,再粗壯的參天大樹也是外強中干;沒有積累,再強壯的雄鷹也蛻變不成天之驕子;沒有積累,再靈活的大腦也會成為一團漿糊。所以,讓我們追逐真理,永不停息……
6. 超級大國貌似強大,其實不過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7. 一切反動派都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8. 但是,美國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干的.
9. 她看似冰雪聰明,其實不過只是外強中干罷了。
10. 一個人沒有一份好心情,物質上再富有也是一種“外強中干”.
11. 它的領導者小澤一郎愈加外強中干,他的大部分事業(yè)都是在為自民黨效力,使得黨內的年輕改革家憂心忡忡。
12. 威國公府的嫡四小姐,身體孱弱,外強中干。
13. 王爺真是誠實啊,該不會是王府外強中干連這點銀子都拿不出來了吧?
14. 莫非這一切都是障眼法,他早已是外強中干。
15. 我身處的這個國家看似強大,其實外強中干,除了遍地蜂擁而起的11魔教,還有無數的鬼怪妖魔。
16. 放屁,你以為老子是你的保鏢啊,老子現在是外強中干,徒有氣勢沒有一點實力,還等著你給我尋找“附魂草”。
17.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凌逍的元神看似剛猛無鑄,其實外強中干,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