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的典故(2)
秦國在懾服魏、韓和整頓內(nèi)政后,開始把攻擊矛頭指向趙國。秦昭王47年(前260年),昭王派大將王龁率兵伐趙。趙大將廉頗經(jīng)驗豐富,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深溝高壘,拒不出戰(zhàn)(參見長平之戰(zhàn))。王龁圍攻4個多月不下,糧草不濟,派人向昭王告急。范睢用反間之計,派人潛入趙都邯鄲用重金收買了一些大臣,散布廉頗年老怯戰(zhàn)、秦國最怕趙奢之子趙括出戰(zhàn)的流言。趙王中計,起用毫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廉頗任主帥。秦昭王又按范睢之計,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連夜秘密趕往長平。不久,白起大敗趙括,消滅趙軍45萬,趙括死于亂軍之中。經(jīng)長平之戰(zhàn),趙國一蹶不起,秦國則更加強大。
長平之戰(zhàn)后,秦軍遂圍邯鄲。白起本擬乘勝滅趙。昭王48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 ,后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齙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睢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F(xiàn)在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愿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jīng)攻韓、圍邢丘,困上黨 ,上黨 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yǎng)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昭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睢結下仇怨。后白起被迫自殺。
范睢推薦鄭安平為將,攻打趙國,結果被趙軍所圍,率二萬人降趙。范睢請罪,秦國的法令,“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秦昭王恐因此事傷害到范睢,于是下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而且還大大賞賜了范睢。
作了丞相的范睢,與以前的落魄相比真是揚眉吐氣了。一次,魏國中大夫須賈去秦國求和。范睢悄悄換上破衣服,到客館去見須賈。須賈見到范睢大吃一驚:“你還活著啊!”他上下打量范睢道:“沒料到你一寒如此!”不久須賈到了宰相府,才明白范睢的高貴身份。這就是“一寒如此”典故的由來。后來,范睢大宴各國使臣,惟獨給須賈桌前一堆草料,讓他強行吞吃。并且警告說:“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人頭來!不然的話,我將屠大梁(魏國首都)。”最后范睢仍念須賈尚有贈“綈袍”的故人情義,就寬恕了他,放他回國。魏齊聽說后,連夜逃亡,但諸侯國攝于秦國威嚴,不敢收留,魏齊走投無路,終于拔劍自刎。
范雎的一系列功績,使他日益得到昭王的寵 信,在秦國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但由于其坎坷的經(jīng)歷和個人性格,也暴露出一些缺點。如位極人臣后對須賈和魏齊的報復,體現(xiàn)出他睚眥必報的性格,這與他早年所蒙受的無辜迫害有一定聯(lián)系。而嫉殺白起,則是純粹的嫉賢妒能了,這一缺陷,導致了在范雎執(zhí)政后期秦在軍事上的一系列失利。后來,在一位叫蔡澤的縱橫家的開導下,范睢激流勇退,晉見秦王,盛贊蔡澤之能,“臣不如也”,薦其代已為相。范雎遂于昭王52年稱病遜去相位,不久善死于封地應。
遠交近攻的造句
(1)當年日本人結盟德、意,進攻中國,就很有點遠交近攻的味道。
(2)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一定要采取遠交近攻的方法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3)有種說法認為外交應該是遠交近攻。
(4)此外,印度“遠交近攻”的政策也極為糟糕。
(5)李明輝實力大增,養(yǎng)兵屯田,遠交近攻,終于在五年之后,消滅了天下諸侯,登基為帝,改元建業(yè),號稱建業(yè)大帝。
(6)遠交近攻雖是妙招,但是費迪南德的那個遠鄰卻被星夜玫瑰死死鉗住。
(7)三曰遠交近攻,待變法強大后,遠交莫如趙、秦,近攻莫如魏、楚、齊,既得魏、楚、齊,退可與趙、秦三足鼎立,進可一舉而并天下!
(8)為打開施封鎖這一傳統(tǒng)產(chǎn)品的銷路,他“遠交近攻”,先從原徐州地區(qū)入手登門公關,抓住路局整合施封鎖生產(chǎn)企業(yè)的機遇,搶占了該地區(qū)市場份額。
(9)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假途伐虢。
(10)這種“遠交近攻”就中美博弈視角來說,實則是“遠攻近交”。
(11)臣以為,遠交近攻的策略,用在此處最合適不過。
(12)更遑論唇亡齒寒,齊楚能坐視秦吞三晉?這還要不韋你遠交近攻,拉攏齊國。
(13)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fā)動秦滅六國之戰(zhàn)。
(14)上策遠交近攻,可以跟潮洲幫、洪興聯(lián)盟,在香港形成三國時代,一起統(tǒng)治整個香港地下秩序。
(15)在遠交近攻與近交遠攻之間,菲律賓屬于地理位置處于中間,而文化待征服之地,屬于開拓新邊疆意義。
(16)相比近交遠攻,通過懷柔亞洲而制衡美國,中國遠交近攻,通過與美國達成全球戰(zhàn)略共識而穩(wěn)定亞洲付出的政治代價更小。
(17)美國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類似古代秦國離間計謀、近交遠攻、或遠交近攻之策!一旦成功;美國統(tǒng)一世界的時候已為期不遠!!!TOP。
(18)大衛(wèi)疆域,終為北齊,南鄭,西戎,東夏,中唐五國所瓜分,五國秉持遠交近攻的原則,相互掣肘,各有顧忌,形成了諸國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看了“遠交近攻的典故”還看了:
3.范雎的遠交近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