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工資的計算例題
在月薪制下,企業(yè)應付職工的計時工資計算方法至今已使用了半個多世紀。下面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計時工資的計算例題,希望能幫到你。
計時工資的計算例題
例:某企業(yè)企業(yè)(建造承包商)本月領用鋼模板一批,計劃成本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4%。另有一批鋼模板在該月報廢,殘料入庫作價40元。試作出必要的會計分錄。
解;(1)領用鋼模板
借:制造費用 600
貸:周轉材料 600
(2)結轉鋼模板成本差異
借:制造費用 (600×-4%〕 24
貸:材料成本差異 24
(3)報廢鋼模板殘料入庫
借:原材料 40
貸:制造費用 40
日標準工資的確定:
日工資
=月標準工資÷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數( 20.83天)(法一)
=月標準工資÷全年平均每月日歷日數(30天) (法二)
=月標準工資÷當月滿勤日數(制度工作日數) (法三)
例:某企業(yè)某工人的月工資標準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病假2天。根據該工人的工齡,其病假工資按工資標準的90%計算。該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間沒有節(jié)假日。 試計算該工人本月應得工資。
解;(1)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歷日——30天計算日工資率:
日工資率=840÷30=28(元〕
月薪制: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該職工月標準工資-(事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扣款率) =840-4×28-2×28×(1-90%)=840-112-5.6=722.4(元)
日薪制: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該職工本月出勤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1-病假扣款率)
=28×(15+10)+2×28×90%=700+50.4=750.4 (元)
(2)按平均每月工作日——20.83天計算日工資標準:
日工資標準=840÷ 20.83 =40.32(元)
月薪制: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840-4×40.32-2×40.32×10%=670.66(元)
日薪制: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15×40.32+2×40.32×90%=677.38(元)
(3)按當月滿勤日數(制度工作日數)均每月工作日——21天計算日工資標準
日工資標準=840÷21=40(元)
月薪制: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840-4×40-2×40×10%=672(元)
日薪制: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
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
=15×40+2×40×90%=672(元)
方法一;應付計件工資
=∑(某工人本月生產每種產品產量×該種產品計件單價)
=某等級工資標準÷產量定額
或=某產品定額工時×某等級小時工資率
產品產量=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
料廢品:非工人本人過失造成的不合格產品,應計算并支付工資。
工廢品:由于本人過失造成的不合格產品,不計算、支付工資。
某種產品計件單價
=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工時定額×該級工人小時工資率
方法二;應付計件工資
=某工人本月生產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該工人小時工資率
舉例:甲乙兩種產品都應由8級工人加工。甲產品單件工時定額為30分鐘,乙產品單件工時定額為45分鐘。8級工人的小時工資率為2元。某8級工人加工甲產品500件,乙產品400件。試計算其計件工資。 方法一:
應付計件工資=∑(某工人本月生產每種產品產量×該種產品計件單價)
甲產品的計件單價=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工時定額×該級工人小時工資率
=30÷60×2=1(元)
乙產品計件單價=45÷60×2=1.5 (元)
應付計件工資=500×1+400×1.5=1 100 (元)
方法二:
應付計件工資
=某工人本月生產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該工人小時工資率
=(500×30÷60+400×45÷60)×2=1 100(元)
舉例:某生產小組集體完成若干生產任務,按一般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體工資50 000元。該小組由3個不同等級的工人組成,每人的姓名、等級、日工資率、出勤天數資料如下。
工人姓名 等級 日工資率(元) 出勤天數 分配額(元)
黎明 6 20 25
趙豪 5 18 23
張灰 4 16 22
合計 -- -- 70 50 000
要求:試以日工資率和出勤日數計算的工資額為分配標準計算每個工人應得的工資。
某企業(yè)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本月發(fā)生的生產工人的計時工資共計58 000元,甲產品完工1 000件,乙產品完工400件,丙產品完工450件,單件產品工時定額:甲產品1小時,乙產品2.5小時,丙產品2小時。試計算分配甲乙丙三種產品各自應負擔的工資費用。
解;甲產品定額總工時=1 000×1=1 000(小時)
乙產品定額總工時=400×2.5=1 000(小時)
丙產品定額總工時=450×2 = 900(小時)
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58 000÷2 900=20
甲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1 000=20 000(元)
乙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1 000=20 000(元)
丙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 900=18 000(元)
舉例:某企業(yè)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本月已歸集在“制造費用-基本生產車間”帳戶借方的制造費用合計為21 670元。甲產品生產工時為3 260小時,乙產品生產工時為2 750小時,丙產品生產工時為2 658小時。
制造費用分配率=21 670÷(3 260+2 750+2 658〕 =2.5
甲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3 260×2.5=8 150(元)
乙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2 750×2.5=6 785(元)
丙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2 658×2.5=6 645(元)
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8 150
-乙產品 6 785
-丙產品 6 645
貸:制造費用 21 670
舉例:某基本生產車間全年制造費用計劃發(fā)生額為400 000元 ;全年各種產品的計劃產量為:甲產品2 500件,乙產品1 000件。單件產品工時定額為:甲產品6小時,乙產品5小時。本月實際產量為:甲產品200件,乙產品80件;本月實際發(fā)生制造費用為33 000元,“制造費用”帳戶本月期初余額為借方1 000元。
解:
甲產品年度計劃產量的定額工時=2 500×6 =15 000
乙產品年度計劃產量的定額工時=1 000×5 = 5 000
年度計劃分配率=400 000÷(15 000+5 000〕 = 20
本月甲產品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200×6= 1 200
本月乙產品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80×5 = 400
本月甲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1 200×20=24 000(元)
本月乙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 400×20= 8 000(元)
合 計 32 000(元)
“制造費用”的期末余額為借方2 000元。
計時工資可分為三種具體形式:
(一)小時工資制
小時工資制就是按照小時工資標準和實際工作的小時數來計算工資。小時工資標準按日工資標準除以日法定工作時數求得。
(二)日工資制
日工資制就是根據勞動者的日工資標準和實際工作日數來計算工資。日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主要有三種:
1.按照平均每月應出勤天數計算。即用全年天數減去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天數之差除以12個月,得出平均每月應出勤天數(25.5天),然后用職工本人月工資標準除以25.5,得出日工資標準。
2.按照平均每月日歷天數計算。即用全年天數除以12個月得出平均每月日歷天數(30.4天),然后用職工本人月工資標準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資標準。
3.按照當月應出滿勤天數計算。即用職工本人月工資標準除以當月日歷天數減當月法定節(jié)假日天數之差,得出日工資標準。
以上介紹的是傳統(tǒng)概念的小時工資制和日工資制。在實踐中,小時工資制和日工資制還有不同的涵義。即小時(日)工資制是指職工每小時(每日)完成規(guī)定的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生產工作任務,即按預定的小時(日)工資額支付小時(日)工資。這一工資額不是由職工月工資標準直接演變而來,而是由企業(yè)根據自行規(guī)定的小時(日)工作量的大小,并參考本企業(yè)和社會上完成同一工作量應得的收入水平確定的。以上兩種涵義的小時(日)工資制,在實踐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