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的月工資怎樣算
計時的月工資怎樣算
事業(yè)單位采用的計時工資制度因計算方法的差異導致相同的工作天數不能取得相同的工資數額。下面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計時的月工資怎樣算,希望能幫到你。
計時的月工資怎樣算
實行計時工資制的單位,應付職工的計時工資是根據工資標準、考勤記錄和有關制度計算的。具體計算過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計時工資時,計時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應付計時工資=月標準工資-日工資額×缺勤天數
其中:月標準工資可以根據工資卡片的記錄取得,缺勤記錄可以根據考勤記錄取得,日工資率的計算方法有如下兩種:
(1)每月固定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為每月標準工資除以30天,即:
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30
采用這種方法計算日工資率時,缺勤期間的節(jié)假日也視為缺勤,照樣要扣工資。
(2)每月按21天計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節(jié)假日7天及104個公休日,再用12個月平均),日工資率為全月標準工資除以21天,即:
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21
采用這種方法計算日工資率時,缺勤期間的節(jié)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資。
怎樣計算計件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yè),應付工人的計件工資是按產量工時記錄的個人(或班組)完成的合格完工產品產量乘以計件單價計算的。此外,生產中產生的廢品,如果是材料缺陷(材廢)原因造成的,則按相應的計件單價照付工資,如果是加工失誤造成的,不付計件工資。計算公式為: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
如果工人(或小組)在1個月內加工多種不同產品,而且各種產品的計件單不同時,則分別按上式計算每種產品的計件工資后匯總即為應付該職工(小組)的計件工資額。
上述公式中的計件單價,應該是某種產品的定額工時數,乘以制造該種產品所需要的某種等級工人的小時工資率求得。
實際工作中,計件工資還可以按完成定額工時乘以工時單價(經測算確定的小時工資率)計算: 首先,計算月份內完成的各種產品的定額工時數,公式為:
完成定額工時數=∑(每種產品完成數量×該種產品單位定額工時)
其中產品完成數包括合格產品數量和料廢品數量。
其次,根據定額工時數和小時工資率計算應付計件工資,公式為:
應付計件工資=完成定額工時數×工時單價
在企業(yè)實行小組集體計件工資時,應按上述方法首先計算出小組應得的計件工資總額,然后在小組成員間進行分配。
怎樣計算加班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是按照考勤記錄的加班加點天數或加點時數和職工的日工資率或小時工資率計算的,計算公式為:
加班加點工資=加班天數×日工資率+加點小時數×小時工資率
計時工資的適用范圍
由于計時工資是直接以勞動時間計算報酬,簡單易行,便于計算;同時,由于各種勞動均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所以計時工資的適應性強,實行范圍廣泛,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和各類工種、崗位均可采用。其中,最適用于以下行業(yè)、企業(yè)、車間、工種、崗位:
1. 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較高、技術性強、操作復雜,產品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單獨計算個人的勞動成果的行業(yè)和工種。
2. 主要為生產第一線服務和從事輔助工作,其勞動量不便于用產品產量準確計量的工人和服務人員。
3. 勞動量不便于統計計量的企業(yè)行政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
4. 產品、經營項目和生產條件多變的企業(yè)。
由于計時工資按照勞動時間支付工資,因此,能夠促進職工提高出勤率和提高技術業(yè)務水平,保證勞動的質量。但是,它在體現按勞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計時工資一般與等級工資制聯系在一起,側重以勞動時間的長短計算工資,不能準確地反映勞動強度和職工個人實際提供的勞動成果,勞動報酬與勞動量之間往往存在著不相當的矛盾。就同等級的各個勞動者來說,他們在相同的勞動時間內付出的勞動量有多有少,勞動質量也有差別,而計時工資難以體現這種勞動差別。因此,隨著企業(yè)內部改革的深化和進一步搞活企業(yè)內部工資分配,需要把計時工資與其它工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利于全面地考核職工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把職工的工資與其實際付出的勞動量緊密聯系起來,以更好地體現按勞分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