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山東土豆種植時間及方法(2)
適合山東土豆種植時間及方法
土豆種植方法
整地施肥,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播前要進行滅茬、深耕,耕深應達20厘米。結合翻地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畝,同時根據土壤墑情入20千克以上的復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5:2)。
種薯處理,選用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并應進行催芽處理,可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壯芽后,進行播種;播種前應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進行拌種,促使切塊的的刀口盡快的愈合,減少爛種,增加鉀素,防病害。
合理密植,適時播種,下種后應及時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墑,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應及時中耕培土,應以除草、疏松土壤為主,并向苗根培少量土。同時配合噴灑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田間管理,應及時松土、培土起壟,并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同時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御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yōu)質高效和豐收。
防治病蟲害,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藥效;同時對于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可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鞏固效果。
土豆的種植管理方法
(一)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余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來補苗。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土壤干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盡快恢復生長。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余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利于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松土,以利出苗。齊苗后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現(xiàn)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并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厘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三)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F(xiàn)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現(xiàn)脫肥早衰現(xiàn)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四)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huán)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jié)和植株花期前后發(fā)生。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霉進行防治。青枯病目前藥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馬鈴薯的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土豆的種植條件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松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
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shù)販馗哂?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強,現(xiàn)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jié)也可栽培并獲得較高產量。
猜你感興趣:
2.如何種植土豆
4.土豆的種植方法
5.土豆的種植過程